出现牙齿敏感、牙齿松动、脱落等症状,是什么原因呢?常常听到牙医的结论:你的牙龈萎缩了,但没有什么好办法来改善……。牙龈萎缩是很多口腔疾病的罪魁祸首。
什么是牙龈萎缩?
牙龈萎缩是牙周疾病的一种症状,不算一种疾病。为什么会牙龈萎缩呢?
我们的口腔主要是牙槽骨和牙龈——也就是俗称的「牙肉」。它们之间的关系,如皮毛紧密相连,牙槽骨的量和质,直接关系牙龈的高度和量。若牙槽骨因年龄、牙周病等原因吸收过多,牙龈一定会相应地发生萎缩。表现原本可以包住牙齿牙根部分,发生退缩,暴露了部分牙根。
牙龈一旦发生退缩,首先影响美观,年轻人笑起来牙肉包不住牙根,多难看啊!其次,牙根因失去牙肉的保护而感到敏感,无法抵御外界的刺激,造成自己的难受不适,严重的话,影响牙神经造成牙髓疾病;其三,牙缝因没有牙龈覆盖而暴露,变大,会让食物嵌塞其中,造成牙龈流血,炎症加重,牙齿根面形成龋坏。
牙龈萎缩的原因有哪些?
1. 生理性牙龈萎缩
随年龄增大,牙龈有可能出现少量的退缩,但引起的牙齿敏感较轻微。
2. 牙周炎
长期不良的口腔卫生,导致牙结石、牙菌斑在龈缘、牙缝间堆积,刺激牙龈,造成牙龈红肿、口臭、牙松动等不良后果,这就是牙周炎的危害。经过洗牙、牙周刮治后,原来红肿发炎的牙龈逐渐恢复,因牙周炎而导致的牙槽骨退缩和牙肉与牙齿的依附关系丧失,牙龈慢慢萎缩,暴露出牙根。
3. 牙齿错位
牙槽骨也就那么多,一旦牙齿错位,有些牙齿表面覆盖的牙槽骨可就薄了不少;造成牙槽骨进一步吸收,牙龈自然也就萎缩了。
4. 横向暴力刷牙
习惯横着刷牙,往往容易发生牙龈萎缩,此时的刷牙,倒不如说是「锯」牙,锯掉牙槽骨和牙龈,形成牙龈萎缩。
5. 不良的口腔修复体
不良的活动假牙固定装置(卡环),刺激牙龈,会发生炎症,从而造成牙龈萎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