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口腔健康,传承传统文化。2023年12月18日,莆田牙先生口腔,联合莆田龙桥社区居委会,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快乐搓汤圆,温暖过冬至”活动。龙桥社区居委会二楼, 牙先生口腔公益志愿者,和居民们齐聚一堂,欢声笑语,从和面、搓汤圆到煮汤圆,分工明确,有条不紊、如火如荼地进行,让大家在寒冷的冬日里,感受浓浓的暖意。
活动一开始,大家分为若干组,有的揉面、有的弄馅料、有的搓汤圆,一边闲聊家常,一边分享汤圆的制作技巧,欢快的笑声将冬日的寒冷驱散。和糯米面,是一个精细又费力的活,既要控制水和面的比例,又要一直用手翻揉。阿姨们的双手,灵巧的忙碌,用手反复翻揉,直到糯米面团柔韧又有弹性。
糯米粉,黑芝麻......,在阿姨们的一双巧手下,一揪一搓,没过多久,汤圆便铺满盘子,一个个样式丰富的汤圆逐渐成型。热闹温馨的气氛中,邻里乡亲们热情高涨,有的揉面团、有的搓汤圆、有的捏造型,忙得不可开交,大家分工协作,井然有序。窗外寒风凛冽,但屋内一片温暖,大家一边感受着其乐融融的冬至佳节,一边畅叙传统习俗,浓浓的邻里情,伴随汤圆的阵阵香味弥漫在空气中。
汤圆好吃,但也要有一副好牙才行。今天故事的主人公,来自68岁的王大妈,家就住龙桥菜市场。王大妈患有严重的牙周炎,年轻时不注意口腔卫生,很早就出现了龋齿和牙周炎,导致牙齿逐渐松动、脱落。随着年龄增长,她的口腔问题越来越严重,因长期缺牙,吃饭和生活都受到影响:缺牙让她咀嚼困难,消化不良,更重要的是面部失去支撑后,越来越塌陷。
坐在牙先生口腔医护人员面前,王大妈诉苦:她不是不想种牙,走访几家口腔机构,都说她长期缺牙、导致牙槽骨吸收、牙周条件太差,诊断她为“不具备种牙条件”。
莆田牙先生医护人员表示:能不能种牙,应去正规医院的牙科拍牙片,明确牙骨的厚薄程度,再考虑是否种植牙。如果牙槽骨高度、骨质条件可以,而厚度较薄,可以通过植骨,增加牙槽骨厚度。通过在牙槽骨上做切口,将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,缺骨区植骨粉,表面覆盖生物膜。待种植牙与牙槽骨成功结合,可以安装牙冠,恢复牙齿美观与正常功能。
72岁的陈阿婆,受牙齿问题困扰20多年。龋齿、牙周炎、牙外伤、牙齿缺失等各种问题,她都经历过,嘴里能用的好牙寥寥无几。陈阿婆是典型的50后,那个年代,很多人长期营养不良,一口好牙饱受摧残,她30多岁时,牙齿就开始掉了,选择安装相对便宜的活动假牙。
缺牙对陈阿婆最大的影响,除了吃饭和说话困难,更造成她的面部塌陷,已直接影响陈阿婆的生活质量。经检查,发现陈阿婆戴上假牙后,导致严重的牙周炎,像她这种双侧游离端牙缺失,最好的修复方式就是种植牙修复。但她害怕年龄大了,不敢做种植牙。
莆田牙先生口腔表示:老人是可以做种植牙的。年龄不是种植牙的禁忌,无论什么年龄阶段,只要超过18岁以上的,患者有需求都可以做种植牙。但前提是身体素质,能够耐受做种植牙的手术,只要老人没有基础疾病,就可以做种植牙。
莆田牙先生口腔,联合莆田龙桥社区居委会,开展的“快乐搓汤圆,温暖过冬至”活动,加深居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,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,同时弘扬口腔健康。
活动过后,龙桥社区居委会领导,携手莆田牙先生公益志愿者,为辖区内的困难党员、高龄党员送上汤圆和美好祝福。一碗小小的汤圆,传递对社区居民们的关心与关注。热腾腾的汤圆吃进肚里,温暖了胃,更温暖了心。